他钻研木炭创作30余年,展现极致的抽象美学

他钻研木炭创作30余年,展现极致的抽象美学

原创 

艺术家李培


韩国艺术家李培(Lee Bae),自1990年代偶得一袋用于野外烧烤的廉价木炭,试探着以木炭来画画起,便走上了以木炭为主导的创作之路,作品辨识度极高。穿梭在绘画、雕塑和装置之间,他用简单的黑与白,构造了别具一格的抽象美学。如今,他已成为国际上最受关注的亚洲艺术家之一


11月,李培在中国内地的最新个展“墨息”(Souffle d'Encre),在贝浩登上海空间开幕,呈现碳墨研究的最新力作。开幕前夕,我们独家采访了艺术家李培,“我的实践从处理木炭的物质特点开始,然后逐渐转向它的精神。”



《笔触 b-9》,2022

碳墨纸本,220 x 152 cm



与艺术家李培相识三十年的著名艺术评论家费大为,在本次新展前言中写道:“李培三十多年来的木炭绘画,整体上是在探索同一个问题:怎样做是木炭这种特定的材料才能表达的?木炭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?


这次展出的“笔触”(Brushstrokes)系列新作,是李培给出的最新回答。


“笔触”系列,始于2020年前后。粗粝的块状木炭,首先被制成黑色碳粉,混以水和油,然后调和成碳墨。李培用宽大的笔刷蘸取,在白纸上划出浓淡不一的宽阔线条。


《笔触b-11》,2022

碳墨纸本,220 x 152 cm

《笔触b-38》,2022

碳墨纸本,220 x 152 cm


“笔触”系列,以书写的方式进行,前进、停顿、旋转、抽离,每一抹都一气呵成,几乎看不到艺术家的一点犹豫,落笔后也不允许一点改动。在费大为看来,“此时,李培已进入到东方水墨画和书法的核心领域。一切都取决于艺术家如何下笔、如何运笔。笔法和墨色的运用统领了一切。”


实际上,这些看似控制精准、收放自如的笔触,是艺术家反复试验、精心编排的结果。在正式创作一幅大型作品之前,李培会创作许多张草稿,用来试验每一个细节。在练习的过程中,他会默默记下身体对每一个笔触的变化和感知。


因而李培认为,“笔触”系列与“记忆”相关,那不是我们常说的头脑中的、会被覆盖的记忆,而是一种“长年累月,刻在身体中的记忆”。



“李培:墨息” 展览现场

贝浩登(上海),2022

摄影:包梦琪


在展厅中,6张2米高、1.52米宽的碳墨纸本作品并列呈现,沉稳而不失磅礴。一连串短笔触,组成跳跃起伏的视觉节奏,也带来浓淡、急缓之间的差异,散发东方气韵。


如果凑近细看,探究笔触浓淡的变化,它不仅仅是通过艺术家手部力道的变化所实现的。在与我们的采访中,李培透露,“笔触”系列绘画中的“墨”,调配的过程颇费一番工夫,他选择了松树、橡树、柳树和葡萄树共4种植物的枝干,烧制成木炭,再磨成碳粉,最终才调和成深浅不一的墨,赋予黑色更丰富的层次。


《笔触b-14》,2022

碳墨纸本,220 x 152 cm


为何这两年往书法方向探索?


最直接的契机是,2019年,李培在美国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(LACMA)观看了一场关于韩国书法的展览,名为“线条之上”(Beyond Line)。当看到过去与近现代的社会各阶层同胞,无论国王、圣贤、学者、女性、僧侣,还是来自社会底层的人,都在用书法这种形式表达各自的个性、情感和气质,他突然感悟,“我也想通过书法找到我自己的表达。”


希望与故土的文化发生最紧密的关联,也是他创作30余年来一以贯之的源动力。早在1990年代,他在巴黎生活工作,就开始重新发现自己的文明中,那些塑造自身精神与情感的事物,“书法是韩国文化的象征之一”。




“李培:墨息” 展览现场

贝浩登(上海),2022

摄影:包梦琪


展览“墨息”还展出了三件艺术家的最新雕塑。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,这些纯白色、石膏般的作品,是艺术家用青铜打造的。这组同样被命名为“笔触”的雕塑,仿佛是从画纸上抽取出来的几笔,从二维走向三维,可供多角度观看。


李培向我们解释:“这是一系列将笔刷打造的平面运用在固体上的作品,并在空间中延续了线条的流动。我认为这些作品是‘画家的雕塑’,它们所描绘的视角与‘雕塑家的雕塑’,是截然不同的。”




李培在窑中制造木炭

摄影:An Hong Bum


艺术家李培1956年出生在韩国清道郡的一个小村庄。他8岁那年,村庄才通上电,而身为农民的父亲,唯独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子承父业。


他13岁那年,一张水彩绘画在全国艺术大赛上拿了优胜奖,获奖消息随即被本地新闻报道,他一时间在村庄中小有名气,周围的人自然而然地把他当作画家看待。小时候画画的场景,他现在回忆起来依然清晰,“我画果园里苹果落下,看着小溪倒映着景色,那时候,我对更新更大的世界,有着无限的向往。”


很快他迎来了离开故乡的契机,1980年代,李培在位于首尔的弘益大学(Hongik University)的艺术学院学习,并在1987年获得了艺术硕士的学位。随后走得更远——1990年代初,他获得了去巴黎的机会。



燃烧“月亮屋”


与许多初到巴黎的艺术家一样,那时李培手中并不富裕。偶然之下,李培来到工作室附近的一家五金店,买了几袋烧烤用的木炭带回家。


长久以来,木炭与人类社会的历史息息相关,生火取暖、炙烤之外,它也是制墨的主要原料之一。在韩国的民俗中,木炭还具有许多特殊的作用和文化意义。在李培的故乡,人们建造房子时,会在基础底下铺设一层木炭,防潮防虫,也吸收异味。


农历正月十五,人们会用松木、松枝搭建一栋20米高的“月亮屋”,并将写有心愿的纸条挂在屋内,晚间圆月,屋子和心愿条会一起被点燃。在这场特别的仪式后燃烧殆尽的炭灰,则被赋予了一种精神属性——一种得到净化的特殊物质。



木炭与炭灰

摄影:An Hong Bum


木炭是否也能拿来做创作?

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,李培从这一袋随手得来的木炭出发,尝试用木炭绘画,也借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,把对故土的记忆、理解,表达在作品中。



《浴火重生-190》, 2003

布面木炭, 65 x 50 cm


李培于贝浩登(东京)个展

“The Sublime Charcoal Light”现场,2020

 摄影:冈野圭


从1990年代中期起,李培创作出一批非常有代表性的木炭作品,取名《浴火重生》(Issu du feu)。画布上,是一组组深浅不一的碳黑色色块,常常具有短而直的边缘。


创作过程非常繁琐,艺术家需要先分割木炭,像制作马赛克拼贴那样,一点一点把木炭片固定在画布上,再将木炭不断打磨,直至表面出现黑珍珠般温润、细腻的反光。随着观者角度的变化,或是光线改变,这些黑色色块会呈现出微妙的折射。


由此,木炭从廉价的自然材料,转化为画布上散发着优雅亮光的艺术品,犹如浴火重生。



李培在创作中

图片来自艺术家官网


自1990年代找到木炭这一材料以来,李培几乎从未中断对木炭的研究,始终坚持只用这一种材料来主导创作,探索其可能性。


在他另一个标志性的“无题”系列中,李培让木炭,或者说碳墨,以全然不同的新形态展现。



《无题》系列

2016

布面木炭和丙烯

163 x 130 cm


无论是不断绕圈的笔触,还是分散低落的墨点,看上去都十分随性而为;而整个画面的质感温润细腻,如奶油般平整光滑,与一般的水墨画有极大的差异。


看似随意的笔触,其实是笔刷一遍遍地仔细描绘而成,连洒落的墨点也用丙烯和木炭层层覆盖。笔刷在画布上的动态都保留了下来,挥洒与控制的效果,在同一个画面中展现。




李培“ Promenade”展览现场

贝浩登(纽约),2019

摄影:Guillaume Ziccarelli


创作使用的木炭,都是在李培家乡的炭窑中,由他亲自烧制而成,从木桩到木炭,需要在1000摄氏度的高温里,烧制整整15天,再冷却15天。从具有生命的树木,到通过烈火变成木炭,而当木炭再次被点燃后,又能散发出光和热。这在李培看来,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。


他用木炭所做的创作,也希望能展现一种精神。最有代表的,是木块捆成的装置《浴火重生》。他曾解释,这些大型装置的灵感,来源于家乡清道郡郊野中的许多巨石,它们是古代人留下的石室墓冢,凝聚了人们的意志和精神。


与坚硬的石块相比,木炭看起来脆弱,但李培曾在介绍这系列装置作品时提到,它们同样可以被保存多年,具备低调、坚韧的特质,也与自己的艺术创作精神相互契合。




李培“ Le noir en constellation”展览现场

贝浩登(巴黎),2022

摄影:Claire Dorn


对单一材料、纯粹的黑白世界的长期探索,不免让人联想到韩国当代艺术中最为标志性的“单色画”(Dansaekhwa)流派。


早在他就读艺术学院期间,正是单色画兴起的时期。李培大学时的老师,包括朴栖甫(Park Seo-bo)、河钟贤(Ha Chong-hyeon)、崔明永(Choi Myung-young) 徐承元(Seo Seung-won),都积极参与到当年的韩国当代艺术革新中。


《景观ch-37》(Landscape ch-37), 2002

布面木炭

218 x 291 cm


若把时间跳转到1991年,那时初到巴黎的李培,有幸结识了韩国单色画运动的代表艺术家李禹焕(Lee Ufan),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担任他的助手。与前辈们同行的经历,无疑都对李培的艺术实践和追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。


李培跟我们回忆起巴黎的旧时光,“在帮忙的过程中,我看到他如何在欧洲创作和成长,这段经历对我有很大的启发。李禹焕是艺术家,也是一名学者,在他的哲学观中,他相信做艺术,是为了去创造一种崭新的个性和显要的性格。”


从最初的“浴火重生”系列,到形似书法的“笔触”系列,30余年间,李培不断思索材料的可能性,将木炭的品质发挥到极致。




“李培:墨息” 展览现场

贝浩登(上海),2022

摄影:包梦琪


Q:从1989开始,您已经探究木炭创作超过30年了,它为何依然吸引您?您近期有什么新发现?


A:人们叫我“木炭艺术家”,就是因为我一直坚持用木炭这个材料创作。我的实践从处理木炭的物质特点开始,也在逐渐转向探索它的精神。

自己烧炭调配的墨,比起现成的墨,既算不上稀有,也不昂贵,我希望这样的墨能带来流动性,为创作注入一种新的活力。这次上海新展的题目“墨息”,可以说优雅地描述了这些新作。


Q:无论是“笔触”系列,还是“无题”系列,都在探讨笔触的动态,黑色的无穷变化,与水墨画是否有关联,两个系列背后的创作动机是什么?


A:两个系列的创作动机,其实都与传统文人画和文人墨画中的“四君子”有非常紧密的关系。我特别想提到的是中国画家八大山人,他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同时,我也十分欣赏他那种超然的精神高度。



李培在窑中制造木炭

摄影:An Hong Bum


Q:您如何做到让笔触看起来既随性,又有控制力?您日常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?


A:我从来不会即兴绘画。我每天早上4点起床,诵经两个小时,6点钟开始创作。当我准备好创作的时候,我会使自己处于一种纯粹的状态,让最真挚的感受来填充我的内心,这样一来,我的笔触也会变得更加大胆。然后尽可能地,让我的笔触随心流淌,不去过多地用情感控制它们。



李培在窑中制造木炭

摄影:An Hong Bum


Q:请为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家乡清道郡,为何您会选择一半的时间待在那里,而另一半时间待在巴黎?


A:我的家乡清道郡是一个小镇,那里95%的面积都被山峦覆盖,最常见的植物是松树、柿子树和苹果树,还有纯净的水源,风景非常优美。过去,小镇还出过许多学者。在家乡,我建了两间工作室,其中一间在我童年的家的院子里。在山谷里,我还有一个烧木炭用的窑。


一年中,我有一半时间在清道郡工作,另一半时间在巴黎。在清道郡工作时,我常常会反思自己,思考很多我的“本真”,以及究竟是什么塑造了今天的我。


而在巴黎,作为一个外乡人,我还是常常会感到孤独,害怕被孤立。走进诸如蓬皮杜艺术中心那样的大型美术馆看展览时,常常感到谦卑,会因为自我的贫乏,而感到绝望、颤抖。


这两个地方,以不同的方式,令我一直保持清醒。




(转载)





资讯详情
他钻研木炭创作30余年,展现极致的抽象美学
发布于:2022-11-28 阅读:530

他钻研木炭创作30余年,展现极致的抽象美学

原创 

艺术家李培


韩国艺术家李培(Lee Bae),自1990年代偶得一袋用于野外烧烤的廉价木炭,试探着以木炭来画画起,便走上了以木炭为主导的创作之路,作品辨识度极高。穿梭在绘画、雕塑和装置之间,他用简单的黑与白,构造了别具一格的抽象美学。如今,他已成为国际上最受关注的亚洲艺术家之一


11月,李培在中国内地的最新个展“墨息”(Souffle d'Encre),在贝浩登上海空间开幕,呈现碳墨研究的最新力作。开幕前夕,我们独家采访了艺术家李培,“我的实践从处理木炭的物质特点开始,然后逐渐转向它的精神。”



《笔触 b-9》,2022

碳墨纸本,220 x 152 cm



与艺术家李培相识三十年的著名艺术评论家费大为,在本次新展前言中写道:“李培三十多年来的木炭绘画,整体上是在探索同一个问题:怎样做是木炭这种特定的材料才能表达的?木炭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?


这次展出的“笔触”(Brushstrokes)系列新作,是李培给出的最新回答。


“笔触”系列,始于2020年前后。粗粝的块状木炭,首先被制成黑色碳粉,混以水和油,然后调和成碳墨。李培用宽大的笔刷蘸取,在白纸上划出浓淡不一的宽阔线条。


《笔触b-11》,2022

碳墨纸本,220 x 152 cm

《笔触b-38》,2022

碳墨纸本,220 x 152 cm


“笔触”系列,以书写的方式进行,前进、停顿、旋转、抽离,每一抹都一气呵成,几乎看不到艺术家的一点犹豫,落笔后也不允许一点改动。在费大为看来,“此时,李培已进入到东方水墨画和书法的核心领域。一切都取决于艺术家如何下笔、如何运笔。笔法和墨色的运用统领了一切。”


实际上,这些看似控制精准、收放自如的笔触,是艺术家反复试验、精心编排的结果。在正式创作一幅大型作品之前,李培会创作许多张草稿,用来试验每一个细节。在练习的过程中,他会默默记下身体对每一个笔触的变化和感知。


因而李培认为,“笔触”系列与“记忆”相关,那不是我们常说的头脑中的、会被覆盖的记忆,而是一种“长年累月,刻在身体中的记忆”。



“李培:墨息” 展览现场

贝浩登(上海),2022

摄影:包梦琪


在展厅中,6张2米高、1.52米宽的碳墨纸本作品并列呈现,沉稳而不失磅礴。一连串短笔触,组成跳跃起伏的视觉节奏,也带来浓淡、急缓之间的差异,散发东方气韵。


如果凑近细看,探究笔触浓淡的变化,它不仅仅是通过艺术家手部力道的变化所实现的。在与我们的采访中,李培透露,“笔触”系列绘画中的“墨”,调配的过程颇费一番工夫,他选择了松树、橡树、柳树和葡萄树共4种植物的枝干,烧制成木炭,再磨成碳粉,最终才调和成深浅不一的墨,赋予黑色更丰富的层次。


《笔触b-14》,2022

碳墨纸本,220 x 152 cm


为何这两年往书法方向探索?


最直接的契机是,2019年,李培在美国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(LACMA)观看了一场关于韩国书法的展览,名为“线条之上”(Beyond Line)。当看到过去与近现代的社会各阶层同胞,无论国王、圣贤、学者、女性、僧侣,还是来自社会底层的人,都在用书法这种形式表达各自的个性、情感和气质,他突然感悟,“我也想通过书法找到我自己的表达。”


希望与故土的文化发生最紧密的关联,也是他创作30余年来一以贯之的源动力。早在1990年代,他在巴黎生活工作,就开始重新发现自己的文明中,那些塑造自身精神与情感的事物,“书法是韩国文化的象征之一”。




“李培:墨息” 展览现场

贝浩登(上海),2022

摄影:包梦琪


展览“墨息”还展出了三件艺术家的最新雕塑。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,这些纯白色、石膏般的作品,是艺术家用青铜打造的。这组同样被命名为“笔触”的雕塑,仿佛是从画纸上抽取出来的几笔,从二维走向三维,可供多角度观看。


李培向我们解释:“这是一系列将笔刷打造的平面运用在固体上的作品,并在空间中延续了线条的流动。我认为这些作品是‘画家的雕塑’,它们所描绘的视角与‘雕塑家的雕塑’,是截然不同的。”




李培在窑中制造木炭

摄影:An Hong Bum


艺术家李培1956年出生在韩国清道郡的一个小村庄。他8岁那年,村庄才通上电,而身为农民的父亲,唯独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子承父业。


他13岁那年,一张水彩绘画在全国艺术大赛上拿了优胜奖,获奖消息随即被本地新闻报道,他一时间在村庄中小有名气,周围的人自然而然地把他当作画家看待。小时候画画的场景,他现在回忆起来依然清晰,“我画果园里苹果落下,看着小溪倒映着景色,那时候,我对更新更大的世界,有着无限的向往。”


很快他迎来了离开故乡的契机,1980年代,李培在位于首尔的弘益大学(Hongik University)的艺术学院学习,并在1987年获得了艺术硕士的学位。随后走得更远——1990年代初,他获得了去巴黎的机会。



燃烧“月亮屋”


与许多初到巴黎的艺术家一样,那时李培手中并不富裕。偶然之下,李培来到工作室附近的一家五金店,买了几袋烧烤用的木炭带回家。


长久以来,木炭与人类社会的历史息息相关,生火取暖、炙烤之外,它也是制墨的主要原料之一。在韩国的民俗中,木炭还具有许多特殊的作用和文化意义。在李培的故乡,人们建造房子时,会在基础底下铺设一层木炭,防潮防虫,也吸收异味。


农历正月十五,人们会用松木、松枝搭建一栋20米高的“月亮屋”,并将写有心愿的纸条挂在屋内,晚间圆月,屋子和心愿条会一起被点燃。在这场特别的仪式后燃烧殆尽的炭灰,则被赋予了一种精神属性——一种得到净化的特殊物质。



木炭与炭灰

摄影:An Hong Bum


木炭是否也能拿来做创作?

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,李培从这一袋随手得来的木炭出发,尝试用木炭绘画,也借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,把对故土的记忆、理解,表达在作品中。



《浴火重生-190》, 2003

布面木炭, 65 x 50 cm


李培于贝浩登(东京)个展

“The Sublime Charcoal Light”现场,2020

 摄影:冈野圭


从1990年代中期起,李培创作出一批非常有代表性的木炭作品,取名《浴火重生》(Issu du feu)。画布上,是一组组深浅不一的碳黑色色块,常常具有短而直的边缘。


创作过程非常繁琐,艺术家需要先分割木炭,像制作马赛克拼贴那样,一点一点把木炭片固定在画布上,再将木炭不断打磨,直至表面出现黑珍珠般温润、细腻的反光。随着观者角度的变化,或是光线改变,这些黑色色块会呈现出微妙的折射。


由此,木炭从廉价的自然材料,转化为画布上散发着优雅亮光的艺术品,犹如浴火重生。



李培在创作中

图片来自艺术家官网


自1990年代找到木炭这一材料以来,李培几乎从未中断对木炭的研究,始终坚持只用这一种材料来主导创作,探索其可能性。


在他另一个标志性的“无题”系列中,李培让木炭,或者说碳墨,以全然不同的新形态展现。



《无题》系列

2016

布面木炭和丙烯

163 x 130 cm


无论是不断绕圈的笔触,还是分散低落的墨点,看上去都十分随性而为;而整个画面的质感温润细腻,如奶油般平整光滑,与一般的水墨画有极大的差异。


看似随意的笔触,其实是笔刷一遍遍地仔细描绘而成,连洒落的墨点也用丙烯和木炭层层覆盖。笔刷在画布上的动态都保留了下来,挥洒与控制的效果,在同一个画面中展现。




李培“ Promenade”展览现场

贝浩登(纽约),2019

摄影:Guillaume Ziccarelli


创作使用的木炭,都是在李培家乡的炭窑中,由他亲自烧制而成,从木桩到木炭,需要在1000摄氏度的高温里,烧制整整15天,再冷却15天。从具有生命的树木,到通过烈火变成木炭,而当木炭再次被点燃后,又能散发出光和热。这在李培看来,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。


他用木炭所做的创作,也希望能展现一种精神。最有代表的,是木块捆成的装置《浴火重生》。他曾解释,这些大型装置的灵感,来源于家乡清道郡郊野中的许多巨石,它们是古代人留下的石室墓冢,凝聚了人们的意志和精神。


与坚硬的石块相比,木炭看起来脆弱,但李培曾在介绍这系列装置作品时提到,它们同样可以被保存多年,具备低调、坚韧的特质,也与自己的艺术创作精神相互契合。




李培“ Le noir en constellation”展览现场

贝浩登(巴黎),2022

摄影:Claire Dorn


对单一材料、纯粹的黑白世界的长期探索,不免让人联想到韩国当代艺术中最为标志性的“单色画”(Dansaekhwa)流派。


早在他就读艺术学院期间,正是单色画兴起的时期。李培大学时的老师,包括朴栖甫(Park Seo-bo)、河钟贤(Ha Chong-hyeon)、崔明永(Choi Myung-young) 徐承元(Seo Seung-won),都积极参与到当年的韩国当代艺术革新中。


《景观ch-37》(Landscape ch-37), 2002

布面木炭

218 x 291 cm


若把时间跳转到1991年,那时初到巴黎的李培,有幸结识了韩国单色画运动的代表艺术家李禹焕(Lee Ufan),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担任他的助手。与前辈们同行的经历,无疑都对李培的艺术实践和追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。


李培跟我们回忆起巴黎的旧时光,“在帮忙的过程中,我看到他如何在欧洲创作和成长,这段经历对我有很大的启发。李禹焕是艺术家,也是一名学者,在他的哲学观中,他相信做艺术,是为了去创造一种崭新的个性和显要的性格。”


从最初的“浴火重生”系列,到形似书法的“笔触”系列,30余年间,李培不断思索材料的可能性,将木炭的品质发挥到极致。




“李培:墨息” 展览现场

贝浩登(上海),2022

摄影:包梦琪


Q:从1989开始,您已经探究木炭创作超过30年了,它为何依然吸引您?您近期有什么新发现?


A:人们叫我“木炭艺术家”,就是因为我一直坚持用木炭这个材料创作。我的实践从处理木炭的物质特点开始,也在逐渐转向探索它的精神。

自己烧炭调配的墨,比起现成的墨,既算不上稀有,也不昂贵,我希望这样的墨能带来流动性,为创作注入一种新的活力。这次上海新展的题目“墨息”,可以说优雅地描述了这些新作。


Q:无论是“笔触”系列,还是“无题”系列,都在探讨笔触的动态,黑色的无穷变化,与水墨画是否有关联,两个系列背后的创作动机是什么?


A:两个系列的创作动机,其实都与传统文人画和文人墨画中的“四君子”有非常紧密的关系。我特别想提到的是中国画家八大山人,他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同时,我也十分欣赏他那种超然的精神高度。



李培在窑中制造木炭

摄影:An Hong Bum


Q:您如何做到让笔触看起来既随性,又有控制力?您日常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?


A:我从来不会即兴绘画。我每天早上4点起床,诵经两个小时,6点钟开始创作。当我准备好创作的时候,我会使自己处于一种纯粹的状态,让最真挚的感受来填充我的内心,这样一来,我的笔触也会变得更加大胆。然后尽可能地,让我的笔触随心流淌,不去过多地用情感控制它们。



李培在窑中制造木炭

摄影:An Hong Bum


Q:请为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家乡清道郡,为何您会选择一半的时间待在那里,而另一半时间待在巴黎?


A:我的家乡清道郡是一个小镇,那里95%的面积都被山峦覆盖,最常见的植物是松树、柿子树和苹果树,还有纯净的水源,风景非常优美。过去,小镇还出过许多学者。在家乡,我建了两间工作室,其中一间在我童年的家的院子里。在山谷里,我还有一个烧木炭用的窑。


一年中,我有一半时间在清道郡工作,另一半时间在巴黎。在清道郡工作时,我常常会反思自己,思考很多我的“本真”,以及究竟是什么塑造了今天的我。


而在巴黎,作为一个外乡人,我还是常常会感到孤独,害怕被孤立。走进诸如蓬皮杜艺术中心那样的大型美术馆看展览时,常常感到谦卑,会因为自我的贫乏,而感到绝望、颤抖。


这两个地方,以不同的方式,令我一直保持清醒。




(转载)